CellarDoor603
2013年2月13日 星期三
大導演介紹 黑澤明
黑澤 明
Kurosawa Akira
http://zh.wikipedia.org/wiki/黑澤明
電影史上重要的導演,
柔和東西方的風格,
在畫面、剪接等視覺上都有劃時代的意義,
許多當代導演也受其影響,
例如創作星際大戰的導演喬治盧卡司也稱受到<七武士>的啟發。
說起來---或許這麼說有點對不起這位武林前輩,
但我老覺得名字簡單一點的導演真的比較容易被記得,
像之前介紹過的<波袒金戰艦>這種教科書及的巨作,
導演的名字卻是讓人怎樣也記不起來,
只能說或許這也是日本人的優勢之一,
有漢字又有好發音的羅馬拼音,
無往不利呀~
離題了,嗯重點就是,
現在黑澤明大導絕對是必要認識的人物,
首先是學術上重要的地位,
再來也最重要的是,
就算單純以一個觀眾的角度,
他的電影到了今天還是那麼能夠抓住人心。
第一次看的電影是黑白片<羅生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qww5jqBJYI
(完整中文字幕)
當然並不是沒有和現代的違合感,
例如有些橋段感覺有點誇張,
或許那是一個更強調戲劇性的時代,
戲劇是戲劇,現實是現實---有這樣的感覺,
但畫面的光線、構圖很有意思,
能夠挑動觀眾的情緒,
並且劇情的節奏和轉折很經典,絕對不會無聊,
雖然劇本從小說來的(原作芥川龍之介),
但故事透過畫面卻更精采,
很喜歡結局的編排,
在人性的黑暗後仍留有一線曙光,
另外幾部自己找來看也很不錯的有:
<七武士>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NqQXC8Tv8U
(預告片中敵軍從山坡上衝鋒下來真的很像獅子王的牛羚狂奔耶)
真的是很熱血的故事,
黑白片真的是很有魄力,
又熱血又傷心阿真的是~
只能說,以前的人真的很強畢竟那是個沒有特效的年代阿!!
現代連砍柴都要特效了吧!
於是覺得每個武士都真的很強
演員的動作真的都很俐落,
很有說服力因為很多比較遠的鏡頭,
看不清楚面部表情的畫面,
所以動作也很重要
並且運鏡並不像現在這樣,
戰爭時都是特寫鏡頭,
或是用蒙太奇去加快步調而是很固定的鏡頭,
遠景的拍攝打鬥或是戰鬥的場面即使主角死掉也是一樣,
不會帶特寫於是只好很注意去看畫面中發生的事和細節
(因為鏡頭不會幫我們決定重點)
這點倒是和舞台劇很類似鏡頭和構圖就不用說了,
超強氣氛和畫面都很棒角色的情感營造也很成功
道出了現實(農民的苦難與被害者心態)與
理想(武士的節操)的衝突與平衡,
結尾會真的為他們傷心 嗚嗚嗚
<亂>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8SSR_qcql8
(預告片的書法好帥氣呀~)
這部是改編自莎士比亞的李爾王
並且是一部彩色電影,戲服也很可愛(?)的利用這一點,
三個陣營的三位兒子都有各自的顏色,
簡直像是球隊一樣一目了然,
各自的角色也一眼能分辨,
結構和畫面都很棒(彩色又更華麗了),
演員的表現也不俗,
服裝也很考究,是當年的奧斯卡服裝得主。
<夢>
反模歸真之作,
回歸到最原始的,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用原始的拍攝手法顯得奇幻又真實,
許多小故事組成,
基本上藝術取向為重,敘述手法更概念式,或許對一般觀眾不好理解,
但主體還是對人類帶來的破壞的反思(污染、戰爭)
是有點童趣又詭異,冷酷又帶有溫情的作品
(其實,沒有心理準備的話是還滿恐怖的)
我個人很喜歡隧道那篇(雖然一開始非常可怕 呵呵呵)
寫完回頭看了一些片段,還是覺得很有意思,
這應該就是經典的醍醐味吧~
2013年1月6日 星期日
[Atonement 贖罪 ]

演員
Keira Knightley(神鬼奇航)
James McAvoy (年輕的X博士)
以及名字很難唸的福爾摩斯 Benedict Cumberbatch
和非常了不起的Saoirse Ronan(蘇西的世界)
是一部深深讓人覺得阿阿阿的被丟下懸崖的電影。
看完有種Why的感覺(搥心肝
但是卻非常真實,也因此非常美好。
故事的結構很高招,幾乎抓不出破綻,
並且要一直提醒自己"這只是電影,不要太崩潰...."
(這一幕旁邊有很多拿礦泉水的工作人員走來走去啦....一定是這樣....
畫面、演員和音樂都很棒
尤其是說故事的節奏
雖然沒有任何打打殺殺,或是激烈的畫面
但卻讓人覺得處處充滿危機(人性層面上的恐怖...
出場的角色並不多,但每個都刻劃得很好
當然也可以說,某些在客觀來看不是絕對必要的存在
但觀眾可以透過這些人理解故事的世界觀
並且正如本片文學的出發點,畫面都非常詩意
例如男主角走在法國的花海中,其實卻是走向故事的終局
例如姊姊穿著漂亮的深綠色晚禮服和紅色唇膏,卻是向未來的希望告別
例如少女的主角在醫院握著垂死士兵的手,有劇場般的紅色布簾和昏黃燈光
不過最有名也最花錢的Dunkirk大撤退連續鏡頭,我倒是覺得還好
可能鏡頭只是想交代整個場面,但敘事性不高,相對其他情感豐富的鏡頭稍嫌力道不足
演員的部份,很喜歡 Saoirse Ronan(年輕的女主角
把這個角色的偏執和空靈體現的很好
雖然如果真的遇到這種小孩應該會嚇死
男主角 James McAvoy 這部是他演過的角色中我最喜歡的
(導演講評提到:其實這幕不需要哭,但我覺得讓他憋著會有後遺症....
女主角琦拉奈特麗一樣很正,並且非常適合古裝(和導演有三度合作,都是古典路線)
然後福爾摩斯在這部戲看起來超變態
雖然同樣是一戰左右的parade's end和戰馬裝扮很像但感覺差很多
可以成功的用眼神演戲,我果然沒有看錯人(?
總之這部片是傑作,雖然沒得獎,但應該會留在這一輩人的心中(??)
另外隨DVD付的導演講評很值得一聽,
從文本轉到畫面的一些概念很有意思
例如導演在一些地方找到角色情感上的動機去走位
(事實上是為了避免他們擋到對方
或是某一幕為了引導正確的情緒,縮短母音的速度
也可以聽到很多有趣的花絮(例如導演嘲笑演員的泳裝)
另外有趣的一點是,到底人們為什麼需要說故事呢?
或許就像布萊妮試著用故事救贖自己
人們也試圖用故事給現實一個美好的結局吧?
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
惡棍特工 Inglourious Basterds
演員:布萊德比特,Christoph Waltz,Til Schweiger
年輕的萬磁王Michael Fassbender
例如女主角的情緒層次巧妙,
布萊德比特是老樣子(咦?)
萬磁王第一次大螢幕亮相,
外加幾個歐洲老練的演員,
雖然平日好萊塢沒怎麼見過,但一出場就氣勢驚人~
加上導演一貫的暴力美學(比起美國我還是喜歡歐洲背景,質感馬上加分),
雖然對人生沒什麼助益,
但也不失為讓人很爽快的故事~
完全任意而為的一部,大鬧一場!
並且一如導演往常的風格,血腥暴力、黑色幽默,
而且這一次還無視史實,打爆一切!!!
是可以開開心心一邊喝啤酒一邊和酒肉朋友(?)一起看的片子。
故事分章節進行,
從生還小女孩的報仇、到美國人蠻幹式的虐殺,
轉折難以捉摸,充滿驚喜,
雖然說劇情很胡來,但演員絕對沒有亂演~
布萊德比特是老樣子(咦?)
萬磁王第一次大螢幕亮相,
外加幾個歐洲老練的演員,
雖然平日好萊塢沒怎麼見過,但一出場就氣勢驚人~
例如Christoph Waltz演的大反派,
把陰險狡猾又聰明的納粹頭子演的讓人牙癢癢又有笑點,
把陰險狡猾又聰明的納粹頭子演的讓人牙癢癢又有笑點,
最厲害的是精通多國語言(演員本人),
一舉拿下奧斯卡最佳男配角,
有趣的是,Christoph Waltz本人的第一任太太正是猶太人,
他們的三個孩子之一甚至是拉比...
扯遠了,反正他絕對是這部片的亮點之一。
另外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不同國家之間數字的手勢是不一樣的唷~
同樣都是三,搞錯就糗了...
(萬磁王掰掰...順道一提他的母語其實是德文,但在這裡要特意用英文腔)
(萬磁王掰掰...順道一提他的母語其實是德文,但在這裡要特意用英文腔)
另外,片中劇院上映的"祖國的榮耀"完整版裡,
有許多和波坦金戰艦似曾相似的畫面
尤其是嬰兒車那幕,讓人會心一笑。
當然死人疊成山的誇張畫面就是真的讓人想大笑了
總之整部片的設計很用心,故事敘述的節走也很棒,
加上導演一貫的暴力美學(比起美國我還是喜歡歐洲背景,質感馬上加分),
雖然對人生沒什麼助益,
但也不失為讓人很爽快的故事~
波坦金戰艦Battleship Potemkin
1925 / 蘇聯 / 黑白 / 65m
|
編導: Sergei M. Eisenstein
|
演員: Aleksandr Antonov, Vladimir Barsky
|
教科書必備,經典中的經典,蒙太奇手法開山祖師。
幾乎是所有本科系做報告的必經之路。
由於他已經被研究的很透徹,想知道詳細內情的人可以很容易找到資料,
在此就不贅述。
故事描述蘇聯的人民起義,反抗不公正的政府和制度,
船上腐敗生蛆的肉和政府官員聯想在一起,
音樂的起伏和鏡頭的運動相互配合,
經典的人物表情特寫、墜下的嬰兒車,
以及最後母親抱著死去的孩子和階梯上方的軍隊對峙,
(階梯象徵階級權力的落差)
每個部分都煽動著的觀眾情緒,
導演成功的掌握了多種要素,讓影片成功的傳遞訊息,
最後三個獅子雕像的畫面,象徵人民的覺醒,
一如這部電影,在技術、概念和時代意義上都成為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完整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KgH-VzQbis
現代啟示錄 Apocalypse Now
1979/美國/彩色
導演Francis Ford Coppola
演員Martin Sheen/Marlon Brando
開場在The doors 的歌聲中,叢林男主角的重疊影像爆炸燃燒
幾乎可以聞到戰爭的焦味那樣的氣氛
故事主線很簡單,主角Willard上尉奉命逮捕據地為王的Kurtz上校,
隨著一行人逆流而上,
人性的黑暗和荒唐一層層的被揭露出來,
這部片是經典,無庸置疑,
喜歡他仍然有許多劇場似的取景(尤其接近大魔王之際),
在非常寫實、現實的戰爭中,
藉由圖畫式、傳說、原始的手法抽離出了人性、精神、甚至奇幻的本質,
從今日的戰爭片來看,
現代啟示錄的步調緩慢,許多橋段並不是熱血的戰鬥,
更多的衝擊反而是在一些安靜的畫面中,
例如主角一行人開著船,默默經過掛滿樹梢的屍體,
例如主角一行人開著船,默默經過掛滿樹梢的屍體,
或是記者拿著攝影機,指導士兵如何"有戰鬥的樣子",
影像甚至有部分對觀眾而言甚至是零碎、不明的,
然而這或許就是戰爭的樣貌,
也是習慣現代步調的我們需要慢慢思考的議題。
--------------------------------------------------------------------
經典畫面
The Doors - the end
直升機攻擊/華格納女武神的飛行
(裡面一個美國士兵說「Run! Charlie!」-Charlie是對越共的稱呼)
--------------------------------
主角開場那一幕是真的喝醉了,並且真的割傷了手 哈哈哈
還有最後庖丁解牛(?),那邊也是真的,
殺死大魔王同時,牛也活生生被切成好幾快.....
感覺是現代不可能看到的場景了(動物保護團體會瘋掉吧...
平安夜
聖誕快樂!我們又再次與世界末日擦身而過,
1914年12月24日,西線的戰壕裡,英軍和德軍各自用不同的語言唱起聖誕頌歌。
不久大家離開掩蔽,走進無人區,互相交換禮物。
1915年的聖誕節,兩邊人馬因為一顆足球放下武器,
在無人區進行了一場友誼賽。
馮內果的[五號屠宰場]講戰爭的荒謬
而戰爭的荒謬又襯托出人性的光輝
在最深的黑暗裡點燈
在最深的絕望中唱歌
希望明年是好年。
訂閱:
文章 (Atom)